江西省安义县职业技术学校(安义门窗学校)详细介绍

学校概况

江西省安义县职业技术学校(安义门窗学校)是安义县唯一一所国家公办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58年,其前身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安义分校。学校位于风景秀丽、交通便利的安义县龙津镇教育北路(新校区位于安南小镇,又称安南学校),占地面积61亩(新校区为60亩),建筑面积达到24000平方米(新校区为38000平方米),是当地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

办学特色与理念

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技能立足社会,职校点亮人生”的办学理念,致力于通过职业教育为学生打开通往美好人生的道路。学校全面推行准军事化规范管理,强调学生品德行为及习惯养成教育,以“厚德尚技,知行合一”为校训,营造自信、求真、乐观、体健的校风,以及敬业、精技、善教、爱生的教风,和诚信、善学、强技、笃行的学风。

教学模式

学校采用“专业理论知识+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结合企业跟岗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培养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专业设置与课程

学校现设有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3+2)直通班、职教高考班、技能就业班三大班系,涵盖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动漫与游戏制作、电子商务、幼儿保育、模具制作技术、建筑装饰技术等七大专业。

计算机应用专业

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等方面的应用能力,课程设置包括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等,为学生将来从事IT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商务专业

随着5G网络时代的到来,直播电商成为新业态新模式。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紧贴社会需求,以网络销售和新媒体运营技能为核心,培养学生在电子商务企业从事电商直播、直播运营、新媒体营销等工作的能力。

门窗特色专业

作为安义县“中国门窗之乡”的特色专业,学校从2017年开始招生,培养从事门窗行业及室内装饰设计方面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该专业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美术基础、平面设计、CAD制图、网络技术、营销及门窗相关课程,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就业率高达100%。

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职工总数达到80余人。教师团队中,硕士、985、211、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占比超80%,平均教龄5年,均有丰富的毕业班带班经验。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

教学设施

学校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信息大楼、在建的综合楼和实训楼,以及400米标准运动场、篮球场等运动设施。学生公寓配备空调和热水器,生活条件舒适。此外,学校还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机会。

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

学生管理

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严格门禁制度,学生原则上统一住校,非请假不可出校。同时,学校还规定学生不得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入校,以营造一个安宁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这种管理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同时也让家长更加放心。

校园文化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经常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校园开放日、体育艺术节、元旦文艺汇演、十大歌手大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学校还成立了学习雷锋、专业技能、爱心助残、卫生环保、平安校园五个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升学与就业

升学路径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升学路径。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培养班学生通过志愿填报、省考试院统一划线录取,中职阶段读三年再通过转段考核后直升到对接高职院校;职教高考班按志愿填报县中招办录取;技能就业班则根据学生报名时间顺序录取。同时,学校还支持学生参加普通高考或单招考试,为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机会。

就业服务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学校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邀请企业进校招聘;同时,还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荣誉与成就

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在省市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如2022年省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三等奖1个、个人三等奖2个,并有4名同学免试读大学。此外,学校还多次被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认可。

未来发展

展望未来,江西省安义县职业技术学校将继续坚持“技能立足社会,职校点亮人生”的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完善学生管理制度,营造良好学风校风;拓宽升学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同时,学校还将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新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