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也被称为计算机会计,是指将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的过程。它利用会计软件,在各种计算机设备上完成原本需要手工或难以手工完成的会计工作。这一专业融合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成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只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工资计算、库存材料核算等数据处理量大且重复的经济业务。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数据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算化会计系统逐渐成形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国内,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1979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大规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电算化会计的开始。1981年,在财政部、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和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正式提出了“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问题,引入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及相关岗位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会计基本理论和相关经济管理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操作,能够胜任出纳、审计、税务、材料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收入和利润核算、总账报表等会计岗位工作。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知识/理论课程体系两部分。其中,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基础课的实验课,以及会计电算化、企业会计模拟实训、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纳税实务等专业课的实训课和校外顶岗实习。通过这些实践课程,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技能和实务操作能力。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的记账员、成本会计员、出纳员、工资核算员、财务管理员、报税员等岗位。次要就业岗位包括内部审计人员、政府审计部门的初级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的助理审计人员、统计员、仓库核算员、会计档案管理员等。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一个融合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的综合性专业。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会计基本理论和相关经济管理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操作,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热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