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学校,也是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和湖南省高水平专业群(A类)建设单位。学院创建于1952年,时名长沙专区师范学校,历经多次更名与变迁,最终在2004年3月5日正式定名为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院占地面积约1000多亩(不同资料略有出入,但均在800至1000亩之间),建筑面积近26万平方米,资产总额超过7亿元人民币。
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1年,由美国传教士海维礼、海光中夫妇创建的贞信女子学院。1952年,贞信女子学院改建为岳阳师范前身长沙专区师范学校,随后逐步发展为现今的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师范教育的底色,不断擦亮职业教育的本色,并着力彰显民族教育的特色。
学院设有学前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小学教育学院、数智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商贸旅游学院等多个教学院,共开设超过30个高职专业,涵盖教育、文化艺术、旅游、计算机、财经、工商管理、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民族文化旅游等专业群为学院的特色优势专业群。
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学院的王牌专业之一,学前教育专业群为湖南省高水平专业群(A档),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致力于为学前教育领域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群同样为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学院在该领域有着深厚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小学教师。
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群入选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和高水平专业群(A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艺术设计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
此外,学院还开设了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老年服务与管理等多个专业,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00多人(部分资料显示500多人,可能因时间不同而有所变化),其中正副教授150余人(部分资料显示275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200余人,“双师型”教师200余人。学院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建立了完善的教师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
学院还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团队和名师工作室,如湖南省职业教育“楚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师工作室等,这些团队和工作室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院实行公寓化管理,各项设备一应俱全。学生寝室一般为四人寝和六人寝,配备有空调、热水、独立卫生间和小阳台等设施,为学生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学院食堂干净卫生,提供各种特色小吃和营养均衡的餐饮服务。此外,学院还设有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等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院校园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高,被誉为“景区级别学校”。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如艺术节、运动会、社团招新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能力的平台。
学院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智力援藏”“智力援疆”“智力援青”战略,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自1993年起,学院创办内地西藏班,并陆续承担新疆、青海等地高校毕业生的培养任务,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学院积极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锚定岳阳市委“1376”总体思路,紧盯岳阳“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作为基本办学模式。学院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云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形成了多个专业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和就业平台。
学院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教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获批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优秀教材、省级精品课程等多项荣誉。学院还牵头成立了多个省级教育联盟和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省内知名企业和机构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学院与多家企业和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院还积极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就业指导课程和招聘会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竞争力。多年来,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毕业生“留岳率”较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全日制公办高等学校。学院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岳阳和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强能、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